<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天是:
      1.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多点信息报送系统|  信息检索:
      2. 蒙古族简介

        来源:民族宗教处 2015-02-02 15:04:00

        蒙古族

            共有人口5981840人,据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蒙古族有28110万人,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少量分散在其他地区。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居住在云南的蒙古族是元朝随军至滇后落籍通海的。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率10万大军经甘肃,进入四川。渡金沙江入滇,结束了大理国在云南的统治,统一了云南。1283年在通海境内曲陀关建立了“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现在河西镇的曲陀关、大寨及今九街乡的鞑靼营成了蒙古军的主要驻扎地。元朝中后期,蒙古族中的一部分人迁到河西城等地居住,一部分人则迁居凤山脚下。
            元朝以后,因受到民族歧视,散居的蒙古人多改为汉族,逐渐融合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住在河西城、鞑靼营等地的蒙古族居民则搬迁到凤山脚下,渔户村(今兴蒙乡)成为云南蒙古族最大的聚居地。远离大草原的云南蒙古族居民,离开了马背,过着上山而樵,下水而渔,缘田而耕的生活。他们利用杞麓湖丰富的水产资源,捕鱼捞虾,以发展渔业而着称,并打桩垒埂,移石筑坝,把湖边大片沼泽地变成了数干亩良田,使蒙古族聚居地变成了鱼米之乡。
            蒙古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语支。几百年来,云南蒙古族语言、文字随着当地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现在文字已全部采用汉文,使用的语言是一种特有的、独立的语言。这种语言的语音系统,大多数的短元音和辅音、语法结构与北方蒙古族语相同,词汇只有少数与北方蒙古族语一样。在姓氏中,仍保留着旃姓、期姓、奎姓、华姓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姓氏。
            云南蒙古族喜歌善舞,传统的乐器是龙头四弦琴,平时另女青年普遍都参加的娱乐活动是“跳乐”,青年们围成圆圈,用四弦琴伴奏,踏足击手,边歌边舞,舞姿健美,欢快有力。平时演出的还有云南花灯、滇剧等。蒙古族的民间文学主要有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故事等,主要是以缅怀祖先的事迹、与黑暗的封建势力斗争的人物故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传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憧憬为主要内容,具有代表性的是民间长篇故事《阿扎拉的故事》。歌谣则保留在“打乐”活动中,歌谣大致分为跳乐歌、对歌、讲词三类,表现手法简练、含蓄、充满智慧,具有较强的音乐性。《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着名文化遗产;着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善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着的重要医学发明成果之一。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蒙古族的习俗有: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令人称道的风俗是“接柴”。当有人上山砍柴,家里的人必须按照古规到路上去接,并替挑柴人挑一程,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文明和睦、互相关心的美德。

        服饰:

             过去,蒙古族男子穿的是长袍,腰间扎腰带,与北方蒙古族相似。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建国后,男子服饰已与汉族一样,而妇女服饰和头饰则很有特色。妇女上装一套共三件,第一件是贴身衣。高领、袖长至手腕,衣长及臀;第二件衣服居中而无领,手袖、衣长与第一件相同,穿着时衣袖反卷至肘和臂之间;第三件外衣是无袖无领,衣长只及腰部的对襟小褂,小褂左右两边各钉一排大小不一样的圆型银扣,腰间扎一条布腰带,在衣袖、高领和腰带两端都绣着精美鲜艳的图案和花边,三件衣服长短搭配,穿上后颇为美观大方,这种衣饰的高领、弯尖、袖口及花边图案还保留着北方蒙古族服饰的一些风格。 
            妇女的头饰,在青少年时,戴凤冠帽,两条发辫绕在帽边上,辫尾扎红缨,成亲后的妇女不戴帽子,用包头围在头上,生过孩子后,头发要全部盘绕在头上,用包头帕盖起来。

        饮食: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典型食品: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煺毛整羊宴;熟烤羊;白菜羊肉卷;新苏饼;烘干大米饭。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锅,水温上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开,并经常翻动。肠、肚、心、肝和燎好的羊头另锅煮烂。另配调料。开宴时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盘子里,尾巴朝外,羊头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宗教信仰与节日: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云南蒙古族信奉多神,所谓万物有灵万物有神。家内堂屋楼上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和祖先牌位,厨房供奉灶王爷,每个族姓有宗词。在5个自然村内有观音、三圣宫、财神天王、鲁班、龙王、山神、土地等10多座庙宇,大的庙宇还有定期庙会,其中农历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最为盛大,会期5天5夜,举行宗教祭拜活动,搭台唱戏,具有群众文艺活动的特点。由于本地蒙古族建筑业发展较早,中国建筑业的祖师鲁班也是蒙古族群众崇拜的对象,农历四月初二这一天是蒙古族的“鲁班节”,在外地搞建筑的人都要赶回来过节,衬里杀猪宰羊,抬着鲁班雕像,载歌载舞、巡游各村,同时进行耍龙、跳蚌壳、划彩船等活动。80年代初,恢复过“那达慕”节,全乡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如民族舞蹈、体育活动等等。云南蒙古族也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火把节等节日。
        白节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那达慕大会
            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汉语译为“娱乐或游戏”的意思。蒙古族人民传统的群众性集会。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具有悠久的历史。1225年,成吉思汗战胜花刺子模,为庆祝胜利,就举行过隆重的那达慕盛会。在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上,都要进行男子三项竞技赛,即赛马、射箭和摔跤。
            那达慕起源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记载着蒙古族风俗习惯的文献中这样写着“赶耗子,举行婚礼或射箭、赛马摔跤等那达慕开始时,蒙古族长者举起盛满鲜奶的银碗和哈达,朗颂祝贺词”。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和喜庆活动的好形式。那达慕包括传统的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俗称蒙古族男子三项技能。草原的盛夏初秋,各地以盟、旗、苏木为单位举行那达慕大会,牧民们身穿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哪里有那达慕,那里就有兴奋的牧人。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一片欢腾,马叫声、勒勒车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得胜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称号。随着社会发展,那达慕的形式和内容有了丰富和发展,除传统的三项比赛外,又增加了球类比赛、文艺演出、物资交流、表彰劳模等。近年来,由于牧民生活水平提高,在正蓝旗家庭那达慕正在兴盛起来。  
            赛马,是现代草原上最激动人心的传统娱乐活动。赛马,早已经成为蒙古族男子的三项竟技之一,是衡量草原上蒙古族男子有无本领的重要标志。赛马时,周围百里以至几百里以外的牧民,都驱车乘马赶来聚会。赛马人数,多少不等,少则二、三十,多则上百人。赛马开始时,骑手们一字摆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英俊而又潇洒。远道貌岸然而来的观众们都聚集在起点和终点上。起点和终点插满了各种鲜艳的彩旗。只听号角长鸣,骑手们便飞身上马、扬鞭竞驰、争先恐后如箭矢齐发。一时红巾飞舞,观众欢腾,声震原野。
            赛马结束时,有一位口才超众的民间老艺人端着奶子,捧着哈达,对着跑了第一名的骏马,即兴吟诵。对马的身姿,甚至马的每一个部位备加赞扬,并表示美好的祝愿。最后将一些奶子抹在骏马的脑门上,剩余的敬给赛马的骑手,并将哈达系在骏马的脖子或缰绳上。
            射箭,最早用于作战和狩猎。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更促进了骑马射箭活动的开展。以后骑射逐淅成了重要军事训练项目。至元代蒙古族“俗善骑射,用弓马之利取天下”,射箭,就愈加显得重要了。
            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族男子一到成年便自然成为义务兵,其主要武器之一就是弓箭。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
            射猎是射箭的实战演练。射猎一般在冬初举行。蒙古大汗先下诏旨,命令军队做好行猎准备,组成一个庞大的围猎队伍。围猎和临阵作战一样,将部队分成左、中、右三路,排好队形,由高级军官在前面率领,后面跟着辎重车辆。由于历史上弓箭是蒙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武器,人们也就非常尊重那些优秀射手。优秀的射手都不怕强敌,乐于当众表演或比赛自己的高超技艺。因而,射箭便成了那达慕大会的重要比赛项目。
            比赛分静射和骑射两种。比赛时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不限。比赛一般规定每人射九箭,分三轮射完,以中靶的箭数多少评定前三名,经予奖励。大型射箭比赛,参加者多达百名,中型的骑射赛约二十到三十人参加。比赛跑道为四米宽、二尺深,长八十五米的一条浅沟,共置三个靶位。各靶位之间距二十五米。第一靶是在两米高的木架上挂一条一立方尺的彩色布袋。第二靶是一个一立尺的白布袋。第三靶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的白布袋。三个布袋中都装着棉花。第一、二靶位在射手的左侧,第三靶则位于射手的右侧。跑道的中心线与靶位的距离两米来远。比赛规定为一马三箭,三次射九支箭,要在规定的跑道内射完,如还有剩余的箭,就被认为是不光彩的。
            比赛开始前,射手穿紧身彩袍,背上弓箭,乘马到起跑线预备。裁判员发令后,开始起跑。同时抽弓搭箭,瞄准箭靶。箭射在地上反弹中靶者判不中。当射中靶上的某一环时,靶环便自动脱落。这时观众就会不断地给优胜者喝彩助威。
            蒙古式摔跤是草原牧民最喜爱的运动项目,蒙语叫搏克。摔跤运动在蒙古草原有悠久的历史。
            蒙古族的摔跤,既不同于中国式摔跤,也不同于日本的相扑。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蒙古式摔跤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一百二十八、二百五十六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报名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不限体重。安排对手由德高望重的栽判员负责,不征求摔跤手的意见。比赛实行单淘汰制,即每轮淘汰半数。
            摔跤手的服装比较讲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裤子,外面再套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套裤,上衣是用香牛皮制做,上边钉满银行或铜钉,后背中间有圆形镜或“吉祥”之类的字,腰间系有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脚登蒙古靴或马靴。名跤手脖子上佩戴着五颜六色的布条项圈—江嘎,看上去煞是威风。它是在一定级别的比赛中获得优胜的象征。
            比赛场地简单,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软空地,观众席地围坐,摔跤手就可以在中间进行比赛了。
            比赛前,双方都有高唱挑战歌,以肋声势,唱三遍后,双方摔跤手跳跃而出,做着雄鹰展翅的舞姿进入会场。比赛开始,摔跤的双方互相致意和向观众敬礼后,开始较量。顷刻间,争斗相扑,盘旋相持,腿膝相击。凡取胜者,到裁判台双手捧出事先准备好的果子、奶食等,然后边跑边撒在围观人群中,让大家分享他的“胜利果实”。
            蒙古式摔跤以巧取胜,一跤定胜负,只要身体有一处着地就算输了。但不能抱腿,不准反关节动作,不准扯裤子。蒙古摔跤大体分踢、绊、缠、挑、勾等三十余种、三百多个动作。
            近年来,经过改革,古老的蒙古式摔跤,以其音译—搏克驰名中外。在重大的那达慕大会上,都设有女子搏克比赛。她是那达慕体坛上一支娇艳的奇葩,倍受国内外宾客睛睐。女子搏克独具魅力的观赏价值,为那达慕大会纺织了一束五色的彩环。
            改革后的搏克运动,常以单独项目构成比赛,这种比赛不仅设有个人冠军赛,还设有团体赛,表演赛和安慰赛等内容,从而为古老的蒙古式摔跤,注入了无限的生命力。由此,搏克登上了全国比赛的殿堂。
            争强半胜的蒙古族象棋,是那达慕大会上引人入胜的游戏项目之一。
            清朝年间,蒙古族象棋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口北三厅志》中就记录了蒙古族象棋简单的规则和玩法。追宗溯源,蒙古族象棋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在古印度,它是一种叫作“却图郎卡”的棋,可四人同时游戏。公元七世纪,传到阿拉伯,叫作“沙特拉兹”。十五世纪后传到欧洲,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国际象棋,因而可以说,蒙古象棋和国标象棋同出一源。在成吉思汗西征后的十三世纪三十年代,这种棋艺就先于欧洲而传到草原了。它是随着蒙古草原丝绸之路的延伸,经过波斯在蒙古族中流行起来的。它的棋盘是由颜色深浅交替排列的六十四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与国际象棋的的棋盘一模一样。浅色的叫白格,深色的叫黑格,棋子也分白黑两种,共三十二个,双方各有一王、一帅、双车、双象、双马和八个小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骆驼,把兵刻成猎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气氛和特色。据《绥远通志稿》记载,蒙古象棋“以小木雕成各种模型。计诺彦二。狮虎各一。驼马各四。车轮二。宝盆二。小狮八。小虎八。共计三十二枚。弈时,双方各持十六枚。一方为诺彦、狮、驼、马、车轮、小狮。一方为诺彦、虎、驼、马、宝盆、小虎。两方公涂红黄二色。用方纸画为六十四格。各占三十二格。弈法;置棋子于方格中间,后行八格中,二格置诺彦与狮子。左右置驼、马、车轮。前八格各置小狮一。对方布置亦如之。对弈时谁先走谁后走,没有一定规矩。官长或右、或左、或前,只走一步。狮与虎左右前后斜可走八面。驼向前斜面。马走拐格。车轮、宝盆如象棋之车,可走前后左右。小狮、虎向前走一步,若走至对方底格,即可当虎狮之用矣。以困死一方诺彦为终局,其中运用无穷。”
            在民间,玩蒙古象棋仍然是古波斯的走法,这也是国际象棋原来的走法。蒙古象棋蒙语叫“沙特拉”,很显然,这是阿拉伯“沙特拉兹”的转音。
            蒙古象棋本身还是一种优美的木雕艺术品。
            有一项奇特有趣的运动项目,在那达慕大会上常常要受到观众的欢迎和睛睐。那就是蒙古民族人人所喜爱的游戏——“布鲁”。
            布鲁,蒙古语为棒的意思。“布鲁”游戏就是投掷的游戏。布鲁的形状象一把镳刀,分为掷远布鲁和掷准布鲁。掷远布鲁叫“海雅木勒”,掷准布鲁叫“图拉嘎”。也有二者兼备既能掷远又能掷准的,头顶处包有铅头或铜箍环。
            布鲁是产生于狩猎时代的狩猎工具,作为御敌和打猎的武器,很早就在蒙古草原牧民中间使用了,后来渐渐地演化成了一种单纯的娱乐活动。关于赛布鲁,至今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草原上流传。
            王爷府有一位名叫海日图的公主,生得很漂亮。海日图从小就喜欢玩布鲁的游戏,高超的技艺在方圆几百里的草原上都很闻名。海日图长到了出嫁的年龄,王爷说:“海日图,金鹰飞得再高也要有归宿,公主长大了怎能不嫁人呢?”海日图说:“让那些公子哥们与我赛布鲁好了。”结果,这些公子哥们全都败在了海日图的手下。海日图又与牧民青年进行比赛,最后输给青年牧人巴特尔。海日图就要与巴特尔结亲了,草原上降下一片喜气。但在成婚的那天晚上,狠心的王爷白音诺彦下令杀害了巴特尔。后来,草原牧人为了纪念海日图和巴特尔,便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赛布鲁活动。
            布鲁游戏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很流行。投掷的方法与手榴弹相类似,可以锻炼力量、速度、灵巧以及准确的目测能力。布鲁的制作简单,比赛场地也比较简单。只要有一长方形的平坦场地,在三十米处立三根圆木杆,投掷就可以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