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怒江州“四点发力”全面提升普法质效

        来源:怒江州民宗委       发布时间: 2023-02-06 17:11:39       【字体:大    中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怒江州“四点发力”全面提升普法质效,为平安怒江、法治怒江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是健全普法工作机制。制定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怒江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深入开展法治进乡村(社区)、法治宣传边关行等活动,高质量推进全州“八五”普法工作。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责任制的工作方案》,深化“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州县乡村四级普法工作网络体系。

        二是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法述法制度,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会前学法、领导干部日常学法等制度。健全完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加强村(社区)“两委”干部、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企业员工等法治宣传教育,加大对重点工程、重点企业提供对口法律服务力度。2022年,全州开展送法进机关单位、进学校企业、进村(社区)12101场次,举办领导干部法治素质提升专题培训1期覆盖1891人。

        三是打造普法特色品牌。各级司法行政部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志愿服务队,深入村(社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服务”志愿活动,举办“法治宣传边关行暨文化大篷车”“法艺同行传承经典共襄盛会”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探索走出一条富有艺术性、接地气、聚人气的文艺普法路子。融合创新媒体普法产品,创建普法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开设“‘八五’普法”、以案释法普法、法治资讯、司法行政、政民互动等普法专栏。不断开辟“线上普法”新模式,从“摆摊式”向“互联网+法治宣传”推行,采用微信视频号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广泛开展直播。2022年,共开展11场活动,获得20万点赞量,农村地区群众法律知晓率逐步提升。

        四是优化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1504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125户,组织和引导法律明白人及其骨干参与农村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事务,为法治乡村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新模式。积极打造法治文化阵地,高标准建设泸水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兰坪县沘江生态走廊法治文化主题公园、通甸镇黄松村等法治阵地,让机关干部、学生、群众一出门就看到图文并茂的法律法规,感受法治文化熏陶。持续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力度,2022年贡山县普拉底乡咪谷村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贡山县丙中洛镇甲生村、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村、兰坪县啦井镇期井村、营盘镇梨园社区、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大兴地镇维拉坝珠海社区6个村(社区)被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命名为第五批“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示范建设不断完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凸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力提升。

        打印页面      |     分享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