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天是:
      1.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多点信息报送系统|  信息检索:
      2. 西双版纳勐海|勐遮镇曼恩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民族团结促发展

        来源:勐海发布 2023-01-16 21:13:00

          曼恩村位于国道219沿线旁,距镇政府13公里,土地面积40.51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282户6501人,世居傣族、布朗族、哈尼族等民族。
          2008年11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曼恩村调研,对不同民族的村民融洽相处,不同文化习俗和睦共存,感到十分高兴。他指出,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推动实现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13年来,曼恩村各族群众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因地制宜,发展建筑、手工、餐饮、运输等产业,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000元。
          聚焦党建抓融合 筑牢民族团结情感之基
          各族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共建美好家园,形成了“事前群众当参谋、事中群众来监督、事后群众作评估”的治理模式,焕发出村民富裕、乡风文明的新气象。
          一是抓团结聚人心。党总支坚持每月至少召开1次村组干部会议,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全面推行阳光村务建设,充分调动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村寨的管理大家一起议、村寨的治理大家一起抓、村寨的环境大家一起管、村寨的文明大家一起创的良好村风。
          二是抓挂联暖民心。“一个支部一团火,一个党员一盏灯”。曼恩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发挥作用的新机制,按照每个党员直接联系5—8户农户,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宣传、人员排查、矛盾纠纷调解、文明新风培育等工作和服务,把党的触角延伸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三是抓制度促和谐。靠制度管人,用规范管事。党总支指导各村小组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村内违法乱纪的行为明显减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不断提高。“曼拉十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双版纳“枫桥经验”曼拉治理模式。曼恩村坚持总结、学习、推广“曼拉经验”,采取“四个一”工作法,2019年,曼恩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聚焦党建抓经济 筑牢民族团结物质之基
          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致富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是多措并举兴产业。坚持每年举办水稻栽培、甘蔗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参训达1500人次。先后有200余户村民到州内外经营傣味烧烤,户均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约300户村民利用丰富的竹类资源,编制傣族传统工艺竹器用品,户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
          二是土地整治促增收。2006年,曼恩村曼杭混小组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闯出了一条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新路子,在边疆民族地区探索出发展现代农业的“曼杭混模式”。项目实施当年即见效,平均每亩增收600多元,全村共增收108万元。周边的曼拉、曼岗等10个村民小组也相继实施土地整治,改造成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的连片良田。
          三是集体经济助发展。曼恩村通过寨心合并和“竜山”合并等方式整合土地、重新分配,预留出集体土地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因地制宜办起了茶叶初制所、茶叶加工厂、水泥浮雕制作坊等,截至2021年,曼恩村委会集体经济收入达26万余元,各村民小组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余元。
          聚焦党建美环境 筑牢民族团结发展之基
          曼恩将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好“党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借着“万吨水泥进乡村”的东风,以“集体经济+党员带头+村民投工投劳”模式在14个村民小组掀起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热潮。2021年至今,全村共拆除私搭乱建2.5万多平方米,建设村内绿化带2.3万平方米,修缮文明路21公里,硬化生产路6公里,铺设污水管道18公里。
          二是人居环境管理有效。以户为单位划定卫生责任区,实行门前“三包”;农户家庭卫生制定相关检查标准及评比细则,每个季度开展1次卫生大评比,评比结果在群众大会上通报,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昔日的曼恩村已焕发出美丽乡村“新颜值”。
          三是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党总支率先把曼杭混村民小组列为“移风易俗”试点村小组,倡导婚事丧事简办,党员干部带头革除陋习,试点成功后再把经验推广到所有村小组。如今村里无论是传统节日或是婚丧嫁娶,均统一在集体食堂宴请,时间不超过1天。此举不仅革除了陈规陋习,更引领了勤俭节约的新风尚,让村民有更多精力投身于生产发展中。2021年曼杭混村被评为了“全国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