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天是:
      1.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多点信息报送系统|  信息检索:
      2. 魏江春院士:地衣资源,被轻视的瑰宝

        来源:科学时报 2015-04-22 09:41:00

            满眼葱绿的夏季,都市人自然很难体会荒漠化的危害;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魏江春,无时不在从自己专业的角度,为荒漠化治理焦虑。

            在他的眼中,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恰恰是解决荒漠化的得力手段;但令他不安的是,“由于人们对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地衣资源和相关研究目前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荒漠治理前景广阔

            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魏江春认为,对于那些年降水量少于或等于200毫米的荒漠地区,植树治理荒漠化不具有可操作性。

            “树木虽然是很好的固沙植物,但其存活需水量过大。很多树栽下去没问题,过不了两年,它将地下水吸干后,只能面临死亡的结果。”魏江春指出,在降水过于贫乏的地区,树木的蒸腾效应很可能超过地区降水和地下水所能提供的水量,导致越种树、越干旱的恶果。

            相比之下,地衣、苔藓等微型生物具有明显的优势。

            地衣需水量极低,不仅同样具有固定沙面的作用,同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起到固碳的效果。可说是一箭双雕。

            除此之外,微型生物本身还有着一定的固氮功效,可以为所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必须的氮元素。

            一般的植物缺水死掉后没有复活的希望,但地衣等微型生物经常在经过长达一年的干旱时间,看起来已经死掉后,一遇雨水又复活过来。

            “地衣具有缺水休眠的特性,生命力非常旺盛。适合种树的地方可以种树。连树都种不活的地方,可能只能依靠地衣等生命力顽强的微型生物发挥固沙作用了。”魏江春说。

        除治理荒漠外,医疗是地衣能够大显身手的另一重要领域。

            魏江春介绍,以地衣为代表的许多微型生物具有独特的基因特征,有抗辐射等特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地衣中有希望提取出有效的抗癌成分。因此,地衣研究中未来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是医疗用途的发掘。

            不过他同时也提出,作为一项刚起步不久的研究,经费不足是这一应用面临的最大困难。

            经费匮乏:瓶颈所在

            事实上,经费不足困扰的不只是医疗应用这一个方向。由于学科较为冷门,人们对地衣关注较少。经费匮乏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整个真菌研究的瓶颈。

            魏江春曾采取各种办法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

            他曾试图通过与国外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以争取国外高校对其研究的资金支持,结果未能如愿。

            他也曾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央政府反映情况。希望能由中央政府建立专门机构,拨专款支持那些前景远大但当下受忽视的冷门学科。

            “现在的科研体制与几十年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过去是大科学式的战略部署;现在则是分门别类的各自研究。特别是一些管理层的人也从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换成了有研究背景的科学家。这就会面临隔行如隔山的问题。”魏江春认为,要解决冷门学科受忽视的问题,科研体制方面的改革也是必要因素之一。

            前不久,魏江春所在的实验室由中科院一级的真菌地衣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国家级的真菌学实验室,为他带来了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