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今天是:
      1.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邮箱|多点信息报送系统|  信息检索:
      2. 全国政协委员谌爱东:“精耕细作”撰写提案

        来源:云南政协报 2022-03-16 17:38:00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谌爱东作为一名农科专家,他长期在田间地头,致力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他深知荣誉与责任并存,精心撰写了多件事关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提案。
          全国两会前夕,匆匆报完到的谌爱东,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电脑,争分夺秒逐字逐句修改,字斟句酌打磨,一点一滴提升提案的质量和分量。
          提案要写得好,问题要提得准,唯有‘精耕细作’才能让提案开花结果。谌爱东的提案大多历经“千锤百炼”,缜密分析后才提出。去年,由他领衔提交了《关于做强特色农产品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得到农业农村部很好的答复。农业农村部针对提案建议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等建设,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历史文化价值,探索发展新业态。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作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的所长,谌爱东带领团队几乎跑遍了我省的村村寨寨,终于找到了草地贪夜蛾重要本地天敌,并成功实现了人工繁育与田间应用示范,为开展绿色防控做好了技术储备。
          “我们团队一直开展这样的工作,已经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和南亚等10多个国家开展多边国际合作,重点针对迁飞性的害虫,流行性的病害和入侵性的杂草等方面做深入研究。”他告诉记者,通过研究发现,云南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和弱项,需要国家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今年的全国两会,他将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普工作、科学宣传化肥农药保障粮食安全、帮助支持云南边境地区解决农产品面临滞销困难等方面提交提案。
          在他看来,农业科普工作不仅是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更应受到社会相关部门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从社会、家庭、青少年教育和相关职能部门都应充分重视,要对农业科普知识、食品安全生产过程相关科技知识的科普进行宣传,这关系到社会的基础和人民的福祉。
          与此同时,如何构建好中国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成为他关注的重要话题。他说,云南是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一个重要的区域,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区域。要增加中央财政和各级财政资金支持长江上游丽江段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支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探索拓展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全力守护好云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良田沃土。
          (供稿:民盟云南省委)